202210月10日,《江蘇省稻米柔性加工技術推廣的發展思路和政策研究》課題簽約儀式,在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舉行,進入實施階段。課題由江蘇糧食科技創新研究院(蘇糧硅谷)與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合作實施,江蘇省糧油會協調組織。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、省糧油學會理事長夏春勝,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滕立軒,省糧食行業協會會長劉習東等出席儀式。省糧油學會秘書長何廣龍主持儀式。
本課題由我國著名糧食加工專家、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、江南大學陳正行教授領銜實施。陳正行教授在簽約儀式上,介紹了柔性稻米加工技術的技術原理、工藝流程、應用前景和推廣情況。稻米柔性加工,屬于第三代稻米加工技術,在降低加工過程中的碎米率、大米溫度,減少營養損失和加工能耗等方面有很大突破,在江蘇大面積推廣實施這項技術,對提升全省大米總產量、折算增加耕地面積、保障糧食安全等方面,具有重大意義。
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場副主任孔進,代表江蘇糧食科技創新研究院(蘇糧硅谷),介紹了課題實施的背景;課題組專家、江南大學王莉教授介紹了課題實施的研究方法、重點關注問題和成果呈現形式等,并征求對項目實施的意見、建議。參加活動的省糧食行業協會會長劉習東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尤曉萍、黃熙榮等從不同角度對課題實施提出了建議,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滕立軒對課題實施提出要求,希望有關部門和企業,在各方面為課題實施提供支持和保障。
出席活動的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、省糧油學會理事長夏春勝發表講話,指出米粒雖小,潛力不小,課題不大,意義重大。陳正行教授主持的國家“十三五”科研課題《稻米及其副產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術》,代表了稻米加工領域的先進水平,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,在全國各地的試驗性推廣已經獲得了成功經驗。江蘇是稻米產銷大省,全部采用或部分采用柔性加工技術,潛力都非常大。希望江蘇糧食科技創新研究院(蘇糧硅谷)發揮創新平臺作用,通過課題實施,進一步實現產學研良性融合,共謀全省稻米加工高質量發展,為保證江蘇糧食安全作出新的貢獻。
有關單位、部門負責人杜軍、孫家喜、王祥等參加簽約儀式。